党建和校园文化

立足实践做贡献,矢志创新报国家——王浩院士奋斗经历纪实

王 浩  院士

王浩,1953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创新方法研究会、水资源战略研究会等国家级学术团体的副理事长或副会长;担任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省部级行业主管部门科技委委员。

王浩院士长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课题20余项;主要参与完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中长期水资源需求计划、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等国家级重大规划10余项;担任专家组长完成世行、亚行、中美、中英、中澳等国际合作项目10余项;参与完成其他省部级重大科研与咨询项目60余项;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创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并构建了水资源监测与模拟、评价与配置、调度与管理的成套技术体系,整体引领并推动了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在对天然水循环过程、社会水循环过程、水环境过程、水生态过程和水沙过程耦合机理系统识别的基础上,创建了水循环多维调控技术体系及水资源量-质-效联合配置与调度、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项应用技术。上述理论与技术已在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了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等规划与调度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

王浩院士已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并获中国图书奖1次;主编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3项;现已培养博士后30余人、博士研究生110余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已获全球人居环境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特等、一等奖18项,其他科技奖励30余项;并多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立足实践做贡献,矢志创新报国家

——王浩院士奋斗经历纪实

 

艰难困苦,一波三折

1953年8月13日,王浩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王大耜先生是我国早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副所长。家庭的熏陶为童年时代的王浩养成了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1960年开始在北京钢铁学院附小上小学,1966年小学毕业,六年的小学生活对他一生都有着重要意义,他的写作功底和数学思维能力都在这一阶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知识分子家庭的出身也为他带来之后青年时代的苦难。1966年文革开始时,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王浩不得不中断了他的学习。两年后,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1968年1月王浩进入北京市第九十三中学习。在经历了二十个月非正常的中学生涯后,随着被打成“牛鬼蛇神”的父亲被关进了牛棚,1969年9月,年仅16岁的王浩被下放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劳动,成为了一名农业工人。

黑龙江兵团生活是王浩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在东北插队初期的生活非常艰苦,一群中学都还没有读完的年轻人冒着冰雪和严寒,自己到森林里伐木盖“木杆加黄泥”的宿舍,喝的水是由山里的雪水融化后汇入盆地而形成的、当地特有的一种叫“泡子”的水,直到后来兵团自己打饮用水井才解决了饮水问题。十几岁的王浩正处于成长时期,四两一个的大馒头一顿能吃掉五个,外加三碗面疙瘩汤。即使这样的一顿饭,也要到50公里外的一个国营农场凭全国粮票才能买到,吃的蔬菜也只有白菜和土豆,因当时每人每月的口粮只有18斤108%的面粉(108%的面粉是把麦子全部打成混有麦麸的面粉再掺入8%的麦麸混合而成的面粉)和18斤碎黄豆瓣,所以王浩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

即使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插队生活没能埋没他心中深藏着的求知热情。他的同伴们大都是知识分子子弟,虽然大家年轻,没有更多的想法,但读书有用是大家的共识。1971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通了全国英语广播,他就和同伴们按时挤凑在一个八管半导体收音机跟前学英语。王浩所在的连队在国境线上,收到的信号特别差,但是大家仍然坚持收听,他们还找来几套初中教材,自发组织学习文化知识。数学、物理是学习的难点,每当大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相邻兵团高中毕业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就成为他们求教的对象。更困难的是兵团没有电,为了能在晚上看书,他常常得靠点蜡烛夜读,他也常常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搞一些柴油来救急,靠着惊人的毅力他自学完成了初中课程。

当得知可以推荐工农兵学员去上大学的消息后,已调到黑龙江安达县城郊公社繁荣大队当知识青年的王浩又开始自学高中课程。在推荐考试中,王浩考取了全县选拔考试的第一名,然而,命运仿佛在此时又和他开起了玩笑,因为他的出身问题,学校都将他拒之门外。

砥砺自学,刻苦奋进

1976年7月,文革结束前夕,随着他父亲那一批老科学家相继被平反,已经23岁的王浩和他的一批战友返城回到北京,结束了为期7年的插队生活,被就近分配到北京大学无线电系的工厂做模具钳工。“四人帮”粉碎后,北大的老师们开始组织给青年人补习文化课,王浩一边工作,一边跟着无线电系的老师听课。在这一段时间,勤奋好学的王浩不但补上了高中所缺的课程,甚至还掌握了大学的微积分课程。

16岁到23岁本该是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但那段黑龙江插队的艰辛时光,却是王浩一生宝贵的财富。生活的极端艰苦虽使他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却锻造了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也练就了他日后工作所需的健壮体魄。

1978年,王浩报考了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学校考虑他年龄已25岁,有曾经在兵团兴修水利和防洪工程的经验,将他分配到水利工程系。像所有77、78届的大学生一样,清华水利系78届横跨了取消高考后的13个年龄段,从18岁的小娃娃到三十多岁的“老高三”。也像所有的77、78届的大学生一样,他们多年积蓄的求知热情得到尽情释放,在大学中如饥似渴的学习,试图补偿自己逝去的青春年华,试图帮助祖国追赶经济和社会诸多领域落下来的步伐。王浩在大学阶段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和营养,白天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未使他觉得疲惫,他常常为晚上10点宿舍就熄灯而烦恼,为此,他只好打着手电筒或点着蜡烛在过道或水房继续学习。

1982年王浩毕业获学士学位,并考取水利系工程水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阶段他的潜能再一次得到充分展现。他聪颖过人,能很快就摸索出一套科学研究的方法,能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并花大力气想出解决方案。他还善于触类旁通,不断总结提高,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扩展其应用前景。

清华大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体育爱好者的天堂。秉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清华体育精神,大学期间王浩在课余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曾获得清华大学的三级跳远冠军。一百米、二百米、跳远、三级跳、铅球等五项运动,他也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水平。王浩也伴随着一张张奖状成为同学们心中的体育明星。体育代表队的锻炼毕竟要花去一些时间,为此,王浩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效率,这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一直影响他至今。

1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后,王浩被分配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工作。走上工作岗位,王浩发现,水利工程除了涉及大量的工程结构、水能利用和水资源利用的知识外,还涉及到环境、生态,复杂系统科学和很多复杂的定量技术问题,他仍然感到知识储备不足。1987年至1989年他攻读了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矢志创新,上下求索

自工作以来,王浩长年奔波在祖国大江南北。淮河流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东北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到华北南水北调工程中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再到西北宁夏生态经济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王浩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十五”科技攻关重点课题或专题、国家“973”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数十项重大研究,作为核心专家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论证和总体规划、全国水中长期规划、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中国工程院水战略咨询项目。曾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和国家水污染防治科技专项核心专家。由于科研任务繁重,他长年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日,在他的概念里,永远只有日期,而没有星期;永远只有几月几日要做什么事情,而从没有过周末和假期。从1985年到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工作以来的32年时间里,许多夜晚都在办公室不熄的灯光下度过,甚至大年三十也忙至很晚才回家。“九五”攻关三年,他在西北现场工作时间累计超过一年,天山南北、大漠深处到处留有他的身影。2002年他父亲重病住院,正值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关键时期,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以惊人的毅力和超强的体魄坚持白天带领课题组攻关,深夜到医院陪护照料。由于承担大量的科学研究任务,王浩长年处于工作超负荷状态,脑子很难休息下来,很多时候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有时甚至一夜不眠。王浩有许多“床”,比如出租车的后排座椅,飞机座椅、火车座位或卧铺等等。2005年的一个清晨,他出差坐一夜火车赶到水利部参加会议,到达会场时还没到开会时间,他就在会场过道的乒乓球台上和衣睡着了。

自1985起,王浩一直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94年被水利部破格晋升为教授级高工,1997年担任水资源所总工程师,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任水资源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任水资源所荣誉所长。

王浩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生态需水理论及其计算方法、水价理论与实践、水资源管理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整体构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水资源科学调配的理论方法体系。他提出的基于二元模式的流域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评价方法、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和水资源多维调控理论与方法,在国家、流域和区域等多个层面的规划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于水资源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两方面均有积极贡献。

十年磨一剑,历经三十二年不懈的攻关求索,王浩提出了流域二元水循环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评价方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初步建立并发展了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方法,并在我国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至今,已获全球人居环境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特等、一等奖18项,其他科技奖励30余项。

团结协作,提携后学

早期历经了诸多的生活波折,让王浩懂得珍惜生活、感谢生活。他认为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点成绩,要归功于水资源所、水科院和水利部老一辈专家们长期以来的指导和帮助。王浩认为来水资源所的最初十年,他一方面是学着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研究中,培养出了独立工作、独立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那时候许多老同志都还都在第一线工作,他从老同志们身上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做研究。

王浩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他认为“谋有新意之事和育能创新之人,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只要有空,他总习惯不拘形式地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经验,并要求学生树立“做事先做人”的人生理念,他所培养的学生大多已成为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还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在担任水资源所所长期间,他在所内倡导“以人为本,以事业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坚持团队协作,促进全面发展”的人才战略,构建合理的人才配置制度、建设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和谐的人才成长环境,努力做到让想干的人有机会,能干的人有平台,干好的人有成就。目前水资源所已形成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队伍,成为我国水资源研究的中坚力量。

王浩院士说,他最看重三种精神,即创新精神,吃苦献身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要有创造性,不能拘泥于课本,要有韧劲,能在工作中发现乐趣,而现代的科学事业不能依靠单打独斗,更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老话仍有它的道理。”王浩院士说,“我也是在选择了这个专业后逐渐产生兴趣的,而现在,我从没为自己选择水资源专业感到后悔”。

 

编辑:段浩(2015级博士生)


主办:中国水科院研究生院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一号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01 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