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
李炳奇 |
出生年月 |
1966年3月 |
|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
|
职 务 |
水电中心所总工/室主任 |
|||||
|
类 型 |
博导 |
专 业 |
水工结构工程 |
|||
|
研究方向 |
水工结构与智能化技术、水工材料耐久性及防护、 水工结构检测、安全评估与加固技术 |
|||||
|
电子邮件 |
libq@iwhr.com |
电 话 |
010-68781260 |
|||
|
学术和专业经历 |
1983.09-1987.07,长安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士 1987.09-1990.03,大连理工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硕士 1990.04-1993.03,大连理工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博士 2006.03,日本金泽大学,获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1993.04-1996.09,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技术开发部高工 1996.10-1997.09,日本金泽大学,公派高级研究学者 1997.10-2003.02,日本五大开发株式会社,技术开发部部长 2003.03-2007.03,日本金泽大学,文部省特聘教授 2007.04-2007.08,日本东京计测系统株式会社,课长 2007.08-2010.09,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副总工/岩锚部主任,教授级高工 2010.10-至今,中国水科院水电中心(结构材料所),总工/室主任,二级教授 |
|||||
|
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 |
长期从事水工结构诊断与修补加固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专项技术研发与实践。在数值仿真、安全诊断评价及修补加固领域,参加南水北调中线、丰满水电站、奋斗水库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践,首次将边坡诊断监测预警及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应用于新疆下坂地、西藏旁多水库等水利工程,为边疆水利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近十年来带领团队聚焦封缝防渗与止水检测领域攻关,主导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冬奥会丰宁抽蓄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等重大工程的技术论证与实践应用。 在上述项目支撑下,系统构建了水工结构诊断与加固技术体系,创建边坡理论与加固、封缝防渗、止水效果快速检测、抗冰拔防护、水下不停水修复等多项原创技术。在止水效果定量检测、材料耐久性预测等方面填补行业空白。研制的高性能聚脲基系列材料突破复杂环境适应性瓶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不可替代性;开发的设计软件与构建的质量保证体系,已广泛应用于重大工程防护领域,产生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目前,共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7 项,5 项技术入选省部级实用技术推广目录;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30 余项;主编行业标准1部、参编国家标准1 部及团体标准2 部;出版英文合著 1 部;培养硕博及博士后 16 人;多次主持重大工程技术评审验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