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 名 |
郭建英 |
出生年月 |
1979.09 |
|
||
|
性 别 |
男 |
职 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
|
职 务 |
副所长 |
|||||
|
类 型 |
博导 |
专 业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
研究方向 |
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生态修复 |
|||||
|
电子邮件 |
guojy@iwhr.com |
电 话 |
15849389759 |
|||
|
学术和专业经历 |
一、学习经历 2000.09-2004.07,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 2004.09-2007.07,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植物学专业,研究生; 2007.09-2010.07,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6.12-2022.1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景观生态学专业,博士后。 二、工作经历 2010年7月-2013年12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2014年1月-2014年12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2015年1月-2020年2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副主任; 2020年3月-2021年2月,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任; 2021年3月-至今,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副所长、常务副站长。 |
|||||
|
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 |
郭建英同志现任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常务副站长、水利部水土保持方案审查专家、国家科技项目评估专家、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土壤侵蚀、工程绿化专委会常务委员,水土保持植物专委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内蒙古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黄河几字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草地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科研与规划工作。主持完成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荒漠经济植物资源调查”、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典型草原区放牧驱动下植被格局与根系对土壤水蚀的影响机制”、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宁蒙河段风沙入黄过程及其入黄量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支撑项目等15项。正在主持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参加完成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发表科技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主编或参加完成专著9部,颁布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10项,鉴定产品7项,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1项,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一层次人才,第十一批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 代表性成果如下:针对黄河几字弯沙漠入河区、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研究成果“黄河流域十大孔兑水土流失多维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技术”于2023年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1;研究成果“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流域生态修复理论与关键技术”于2023年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研究成果“黄河几字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适水型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于2024年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近几年主要业绩如下: 一、主要项目 1、黄河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推介(SF-JT-202110),水利技术示范项目,10万元,主持; 2、黄河十大孔兑流域生态修复空间精准识别与智慧水土保持技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79万元,主持; 3、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水草林粮多维调控技术示范(2021CG0012),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300万元,主持; 4、典型草原区放牧驱动下植被格局与根系对土壤水蚀的影响机制(421773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万元,主持; 5、窟野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矿城系统治理技术与示范(2022EEDSKJXM005),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931万元,主持; 6、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2023NM2A-01),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40万元,课题负责人; 7、变化环境下旱区地下水-河湖复合系统演变机理与协同演化(2023YFC32065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80万元,专题负责人; 8、阴山北麓典型草原近自然修复和生态质量综合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2023YFF13041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50万元,专题负责人。 二、论文及专著 1、Yao Z, Xin Y, Ma Z, Zhao L, Mu W, Guo J* and Ali A*.Plant beta-turnover rather thannestedness shapes overall taxonomic andphylogenetic beta-diversity triggered byfavorable spatial-environmental conditionsin large-scale Chinese grasslands.Front, Plant Sci. 2024,15:1285787. 2、Zheng Y, Tang P, Dong L, Yao Z and Guo J*.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security pattern in West LiaoheRiver Basin of China.Front. Ecol. Evol. 2024, 12:1335671. 3、Zhao T, Lu N, Guo J*, Zhang X, Liu J and Zhao M. Long-term sheep grazingreduces fungal necromass carboncontribution to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desert steppe. Front Microbiol. 2024, 15:1478134. 4、Tian T, Yang Z, Guo J*, et a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Soil Eros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in the Mongolian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Land,2023,12(4). 5、尹佳琪,郭建英*,珊丹,等.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与植被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06):12-22. 6、珊丹,郭建英*,荣浩,等.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草原区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植物筛选[J].生态科学,2024,43(06):158-168. 7、要振宇,高天明,郭建英*,等.2019–2022年阴山北麓站不同坡位植物群落生长季动态数据集[J].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4,9(03):146-153. 8、王子薇,杨振奇,郭建英*,等.土壤水蚀对荒漠草原针茅斑块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04):86-96. 9、马郡粒,杨振奇,郭建英*,等.砒砂岩区坡面产流产沙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4,31(01):136-143. 10、杨锋,郭建英*,赵学勇,等.内蒙古荒漠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草原与草坪,2023,43(05):91-98. 11、杨锋,郭建英*,刘海龙等.内蒙古荒漠药用种子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J].生物资源,2023,45(02):153-163. 12、珊丹,郭建英*,阿比亚斯等.荒漠草原金属矿区NDVI时空动态变化与生态质量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43(02):230-238. 13、杨雅楠,郭建英*,杨振奇等.黄河宁蒙段河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人民黄河,2023,45(04):81-86+125. 14、张欣,王博,刘铁军,郭建英*等.半干旱矿区典型灌木根系固土力学及疲劳性能的差异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06):47-53+87. 15、张欣,刘铁军,郭建英*等.采煤沉陷区模拟侵蚀破坏对小叶锦鸡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05):24-29+79. 16、杨雅楠,杨振奇,郭建英*.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植被、土壤及其侵蚀特征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2,42(04):66-73. 17、杨振奇,郭建英*,秦富仓等.天然降雨条件下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的减流减沙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29(01):100-104+112. 18、杨振奇,郭建英*,秦富仓等.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植被景观空间格局与地形关系[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05):133-139. 19、杨振奇,郭建英*,秦富仓等.裸露砒砂岩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抗蚀性能[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03):8-14. 20、杨振奇,郭建英*,秦富仓等.裸露砒砂岩区降雨条件下坡面微地形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21,35(03):111-118. 21、杨振奇,郭建英*,秦富仓等.裸露砒砂岩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02):58-65. 22、郭建英,要振宇,赵杏花等.《中国荒漠经济植物图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年. 23、尹瑞平,李锦荣,郭建英等.《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风沙入黄过程与防治技术》,科学出版社,2022年. 24、高天明,张瑞强,郭建英等.《希拉穆仁草原植物图册》,地质出版社,2022年. 25、杨振奇,秦富仓,李龙,郭建英等.《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对水力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22年. 26、刘艳萍,张盼月,郭建英等.《西北干荒漠区煤炭基地水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年. 27、尹瑞平,刘铁军,李锦荣,宋一凡,哈斯图亚,郭建英等.《荒漠草原区小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0年. 三、发明专利及制定标准 1、郭建英、李锦荣、杨振奇、田秀民、刘艳萍、张铁钢、王文君、邢恩德、荣浩、刘静;2024年;一种风沙区风蚀量自动监测装置;ZL 2020 1 0737810.0;中国;发明专利; 2、Guo, Jianying;YANG, Zhenqi;WANG, Youfeng;YAO, Zhenyu;LU, Xinyu;ZHAO, Tianqi;ZHOU, Xu;HUANG, Yun;TlAN, Tian;WANG, Ziwei;2024年;MAGNETIC INDUCTION WIND EROSION PROCESS MONITORING EQUIPMENT;2023/11320;南非,发明专利; 3、GUO, Jianying;Xu, Bing;YANG, Zhenqi;LIU, Yanping;LIU, Tiejun;XING, Ende;LI, Jinrong;SHAN, Dan;ZHANG, Tiegang;ZHENG, Ying;2021年;DUST FALL SAMPLING DEVICE FOR ARID AND SEMI-ARID AREAS;2021/08732;南非,发明专利; 4、郭建英、李锦荣、张铁钢、冯瑞、田秀民、杨永智、王普;2017年;一种困难立地类型区域蓄水保墒的边坡植苗装置;ZL 2017 1 0660906.X ;中国;发明专利; 5、郭建英、李锦荣、何京丽、珊丹、张铁钢、田秀民、刘艳萍;2018年;播种器;ZL 2018 1 0356758.7;中国;发明专利; 6、郭建英、李锦荣、刘铁军、珊丹、张铁刚、荣浩;2016年;一种枯落物收集装置;ZL 2016 1 0731170.6;中国;发明专利; 7、郭建英、李锦荣、尹瑞平、杨志勇、刘铁军、何京丽、张欣、邢恩德;2016年;一种干旱半干旱区降尘采样装置;ZL 2016 1 0505934.X;中国;发明专利; 8、田秀民、郭建英、邢恩德、王文君、李锦荣、吴永胜、张铁钢、刘艳萍、珊丹、荣浩、王立霞;2024年;一种排土场平台结构及排土场平台覆绿的方法;ZL 2020 1 0036395.6;中国,发明专利; 9、TANG, Guodong;Guo, Jianying;ZHENG, Ying;YANG, Zhenqi;ZHANG, Tiegang;2022年;UNDISTURBED SOIL SAMPLER FOR GRASSLAND AREA;2022/10445;南非,发明专利; 10、郭建英、张铁钢、杨振奇、邢恩德、刘静;2022年;淤地坝资源合理利用与风险管理软件V1.0;2022SR0843344;中国,软件著作; 11、郭建英、杨振奇、张铁钢、邢恩德、刘艳萍;2022年;丘陵沟壑区梁茆综合治理与适度利用管理软件V1. 0;2022SR0850663;中国,软件著作; 12、郭建英、张铁钢、杨振奇、张欣、田雅婷;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控管理软件V1.0;2022年、2022SR0843345;中国,软件著作; 13、地方标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评价技术规范(DB15/T 3942-2025),2025.02,参编; 14、地方标准:单电能表井群以电折水系数测定技术规程(DB15/T 3872-2025),2025.02,参编; 15、地方标准:滴灌条件下多用户农灌机电井综合以电折水系数测定技术规程(DB15/T 3873-2025),2025.02,参编; 16、团体标准:梯度式方口旋转集沙仪(T/NMRJ 025-2024),2024.12,参编; 17、团体标准:梯度式圆口旋转集沙仪(T/NMRJ 026-2024),2024.12,参编; 18、团体标准:梯度式方口(圆口)旋转集沙仪性能测试方法(T/NMRJ 027-2024),2024.12,参编; 19、团体标准:小叶锦鸡儿造林技术规程(T/IMAS 056-2023),2023.01,参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