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严登华 |
出生年月 |
1976年10月 |
|||
性别 |
男 |
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
职务 |
水资源研究所,书记/副所长 |
|||||
研究方向 |
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理与调控 |
|||||
电子邮件 |
yandh@iwhr.com |
电话 |
010- 68781976 |
|||
学术和专业经历 |
1994.09-1998.07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原地理系),地理科学教育专业,学士 1998.09-2003.06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理学博士(提前攻博) 2006.05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高级培训 2008.02-2008.04 美国农业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生态实验室,气候变化培训 2010.12 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高级培训 |
|||||
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 |
长期从事变化环境下水循环演变机理与调控研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和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90余项国家和行业科技与咨询项目的研究、1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规划的编制和100余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咨询论证。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青藏高原科考项目各1项,其他咨询项目多项。 在上述项目的支持下,系统构建了气候-水文-生态耦合模拟与调控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创建了基于气-陆耦合模拟的水资源定量评价、基于水资源系统的干旱评价与预报预警、变化环境下生态用水和生态用地的联合调控、基于低碳发展模式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基于三次评价旱涝灾害风险应对、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等多项应用技术;结合水问题的系统解析,创建了富自然-功能协调流域建设理论与技术。首次获得了全球陆地近60年来水资源和1-4级流域旱涝评价的成套成果数据集,在那曲流域、淠河流域和滦河流域建成了3个野外原型观测实验场。上述成果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目前,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和8)、省部级奖励12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20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国际专利4项;已培养博士后10余名、硕博研究生80余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