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孙东亚 |
出生年月 |
1965年 4月 |
|||
性别 |
男 |
职称 |
正高级工程师 |
|||
职务 |
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 |
|||||
研究方向 |
洪水风险管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 |
|||||
电子邮件 |
sundy@iwhr.com |
电话 |
010-68781909 |
|||
学术和专业经历 |
1983-1987,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水利系,学士 1987-1990,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 1998-2001,武汉理工大学,博士 1990/5/1-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先后在计划处、岩土所、防洪减灾所、减灾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部门主任、中心总工等职务 |
|||||
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 |
长期从事防洪减灾领域科研和技术咨询工作,研发兼顾生态保护的防洪工程规划设计理论技术,协助创立生态水利工程学,提出承担适度风险和维系河流自然平面、断面型态的堤防工程规划技术;开发生态友好型堤防岸护防护结构,合著《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和《河流生态修复》等著作,在我国河流生态保护修复和防洪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很好指导作用。 聚焦防洪工程安全和应急管理,开发堤坝风险管理关键理论技术,整编分析溃坝案例,揭示堤坝溃决机理,建立溃坝洪水计算经验公式。揭示堤防漫溢、管涌、接触冲刷、崩岸成因过程和失事模式,提出堤防安全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可靠性评价方法;组织研发溃堤模拟物质点法数值分析模型。 作为水利部项目组核心成员,支撑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参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构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概念性模型和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组织开发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指标分析方法。作为水利部项目组核心成员,支撑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制定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方案和技术路线。 参编完成著作3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110余篇,撰写了大量科学技术研究报告。参编国家标准2项、行业规范6项,组织编制支撑全国项目的技术要求3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准国家发明专利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