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上午,院党委书记、院长彭静为水科技前沿系列讲座作题为《河流伦理学:从理论到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首场讲座。河流伦理课题组专家代表、研究生院全体职工、在读研究生、国际学生等中外师生代表70余人参加学习。
讲座以第十届世界水论坛发布《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入题,从时代背景、理论内涵、实践进路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将伦理延伸至河流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中国实践,回答了河流伦理学“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通过深刻反思人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创新性提出完整性、连续性、清洁性、生态流量、造物权等五项河流享有的权利。取法中华水文化上善若水的智慧,首创“善待河流、善用河流、善治河流、善享河流”的河流伦理四善准则。并将这一理论成功应用于黄河流域、京杭大运河、长江流域、永定河和西辽河流治理,河湖保护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凸显了河流伦理学与建设幸福河湖、实现人与河湖共生的现实指导意义。
讲座贯穿家国情怀、人文关怀,以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启发同学深入思考如何将中华传统优秀水文化与治水实践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汲取文化养分,打开创新研究新空间,为建设人与河流研究中国范式贡献青年力量。
水科技前沿系列讲座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将科研与育人紧密结合,强化思政引领,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赋能水利新质生产力,为建设一流科研院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
供稿:研究生院